2月27日,记者来到白洞煤矿,与他的同事和“儿孙”们,一起追忆好人韩凤庚的大爱情怀。“为了我们,韩叔终身未娶。当时我们还小,对这些事情理解不深,现在想来,这个决定对于一个男人来说,是多么的痛苦,多么的艰难,多么的不可思议,而他做出这种选择的唯一目的,就是为了我们。”面对记者的采访,王林三兄弟泣不成声。 1969年11月,矿上安排老大王林上班。临走时,韩凤庚一边叮咛嘱咐,一边将手腕上的一块手表摘下来,“戴上吧,上班了,要养成守时的好习惯,没表看时间怎么行啊?你的两个弟弟有我呢,放心吧。”……几年以后,老大把这块表传给了老二,老二又传给了老三。一块手表,像传家宝一样传递在兄弟三人的手里。 3个孤儿揪住了他的心 1960年5月9日,白洞煤矿发生了新中国成立后死亡人数最多的矿难,矿工王善金在那次事故中不幸遇难,留下妻子和三个不懂事的儿子。祸不单行,5年后,这个家的女主人也身患癌症去世,12岁的王林、10岁的王元、7岁的王进弟兄三个成了孤儿,每月靠着每人12.5元的抚恤金生活。 韩凤庚1959年从辽宁阜新卫校毕业后分配到白洞矿医院,当了一名药剂师。1965年12月的一个中午,韩凤庚吃饭时看到这样一幅情景:三个邋遢的孩子互相拉拽着走进食堂,个头最高的那个安顿好另外两个后,拿着饭盒来到食堂窗口,将饭盒高高举过头顶递进去。打好饭菜,最高的孩子顾不上吃,先忙着照料最小的孩子……他和旁边的同事了解了孩子们的情况后,心像是被什么重重地扯了一下。 第二天,他买饭的时候,多要了三个馒头,又要了两份肉菜。卖饭的炊事员奇怪地问,“小韩,你的饭量咋突然增加了?”韩凤庚微笑了一下,走了。他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,两眼盯着食堂大门,等待着那三个孩子。他没有想到,这一等,居然等来了他一生中的一次巨大变化。 就是从那天起,他们每天吃饭都坐在一起。有时候,若是孩子们先来了,就站在大门口,眼巴巴盼望看到韩叔叔的身影。如果韩叔叔先来了,他就告诉卖饭的炊事员,一定要给孩子们留下一份当天最好的菜。慢慢地,韩凤庚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依靠,而韩凤庚也把孩子们的喜怒哀乐融进自己的生活。 当时老大王林和老二王元已经上学,老三王进就住在矿上的托儿所。一天,当托儿所的小朋友都让家人接走后,小王进对来陪他玩的韩凤庚说:“别的孩子都有人接,就我没人接,韩叔叔,你也把我接走吧。”“接你去哪?”“你在哪就接我去哪。”“真话?”“真话!” 28岁的他成了3个孤儿的“父亲” 一次偶然的对话,让韩凤庚的内心掀起巨大的波澜。既然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,为什么不能把孩子们接过来,一起过日子呢?当他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时,又被这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吓了一大跳。他反复地问自己,自己还没有成家,根本没有家庭生活经验,这样要做一个不是父亲的父亲,能行吗?孩子们来了,自己以后成家怎么办? 这样一个念头折腾自己好久之后,韩凤庚终于下定了决心。1966年4月的一天,他把孩子们叫到跟前,把这个将影响自己一生同样也将影响孩子们一生的决定告诉了他们。这一年,韩凤庚28岁。 在那个物质匮乏、商品限量供应的年代,一个月工资只有45元、缺少家庭生活经验的大小伙子,要拉扯3个“半大小子”,其艰难可想而知。买菜做饭、缝补洗涮、辅导学习……既当爹又当妈的韩凤庚有操不完的心、干不完的活儿,但他没有放弃。 生性要强的韩凤庚最怕麻烦人。但自从有了这3个孩子,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“原则”到处求人。每到换季或过年的时候,他都早早买上布料,把孩子们带到关系较好的女同事家,请人家帮着做衣服。他要让孩子们生活得不比其他有爹有妈的孩子差。 有一年冬天里的一个星期日,到了吃晚饭的时候,怎么等也等不回老二王元来。数九寒天,韩凤庚越想越担心,开始浑身冒冷汗。他拿着手电,深一脚浅一脚地出去找,转遍山坡、铁路都没找到,急匆匆回家一看,孩子还没有回来。就这样出来进去,出来进去,无数次地反复。晚上8时多,就在韩凤庚急火攻心的时候,孩子回来了,他扬起手狠狠一个耳光扇过去:“你有个三长两短,可怎么办!”从来没见过韩叔发火的王元哭了,韩凤庚也哭了。 一块手表在三兄弟手上传递 日子在指间流淌,孩子们在韩凤庚的照料下感受着家的温暖,也一天天长大。1969年11月,矿上安排老大王林上班。临走时,韩凤庚一边叮咛嘱咐,一边将自己手腕上的一块手表摘下来,“戴上吧,上班了,要养成守时的好习惯,没表看时间怎么行啊?要好好学技术,和同事们好好相处。你的两个弟弟有我呢,放心吧。”王林知道,这块表是韩叔身上唯一值钱的物件,他说啥也不要,最后还是没有拗过韩凤庚,手表戴在腕上。王林泪如雨下,双膝跪下,给韩凤庚磕了一个头。 几年以后,老大把这块表传给了老二,老二又传给了老三。一块手表,像传家宝一样传递在兄弟三人的手里。 看着一个个半大小子长成了高高大大的小伙子,韩凤庚又开始忙着操心三个孩子的婚事。1976年,老二王元结婚时,正时兴的“三大件”自行车、手表、缝纫机,韩凤庚置办得一样不少,别人是两开门的大衣柜,他给做的是三开门的;一般人家买不起的照相机,韩凤庚还给置办了一台。1979年,老大王林成家,韩凤庚二话没说,拿出不知攒了多长时间的600元钱给了孩子。“当时那600元钱对韩叔叔来说,是怎样"抠"出来的一笔巨款啊。”直至今日,王林每每说起这件事,都难抑心中的感动。 1980年的一天,王林回到家后和韩凤庚商量,想让老三改姓韩,为韩家顶门立户,韩凤庚断然拒绝。王元的儿子出生时,也提出要让孩子姓韩。韩凤庚又拒绝了,他说,孩子姓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咱们是一家人,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,这比啥都好! 父爱如山,如今,3个孩子都长大成家了,韩凤庚的爱又延续到了孩子的孩子身上。无论严寒酷暑,他的脚步始终在幼儿园、学校、家之间来回奔波,风雨无阻地接送着“孙子孙女”们。 为了孩子他终身未娶 爱情是美好的,但韩凤庚却一辈子没结婚。“一米八的个头,年轻英俊,有知识、性格好、心地好、工作好,爱好广泛,当年还是矿上数一数二的乒乓球高手。”韩凤庚的同事田玉范这样评价当年那个帅气的小伙子,“当年分配到矿上的大姑娘们都能看上韩凤庚。” 但自从收养了3个孩子后,韩凤庚的心就扑在了孩子们身上。领导、同事们都很关心韩凤庚的婚事,多次给他介绍对象,但韩凤庚怕结婚会让3个孩子受委屈,最终选择了沉默。为了不让在辽宁老家的父母和姐姐牵挂担心,韩凤庚始终没有告诉家人收养3个孩子的事情,对自己的婚事也是想方设法敷衍搪塞,直到父母去世。 韩凤庚把一生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3个孩子和“孙子们”,也赢得了孩子们的孝顺。老二王元成家后也一直和韩凤庚生活在一个屋檐下,不知情的人,根本看不出这和睦相处的一家人竟无半点儿血缘关系。在王元家里的书桌上,一块“五好家庭”的奖牌特别醒目,王元说,“这就是我们这个家庭的幸福见证。”韩凤庚爱吃鱼,王林的女儿蕊蕊上班后第一次开工资就给爷爷韩凤庚买回许多鱼。为此,韩凤庚还专门把这件事记进日记里:“蕊蕊知道疼人了,我又一次落下幸福的眼泪,内心很欣慰”。 2011年8月7日,73岁的韩凤庚因突发肺阻塞永远离开了他魂牵梦绕的孩子们。“他走得太突然了,我们还没有好好尽孝他就走了。”记者采访时,提起韩凤庚的突然离去,王元泣不成声,“虽然我们一直叫他韩叔,但他在我们心中就是亲爸,我们永远是他的儿子。” 2011年,韩凤庚被同煤集团评为“感动同煤的人”,孩子们帮他领回了奖,将证书静静地安放在他的遗像前。 |
关于我们 - 广告合作 - 使用条款 - 客服中心 - 联系我们 - 免责声明 - 友情链接 - 妈妈网 - 妈妈论坛 - 妈妈说 - 儿歌 - 动画片 |
© 2007-2012 MAMACN.COM 上海妈妈网版权所有 技术Discuz! 粤ICP备08026690号 |